宝宝突然频繁哭闹,你要警惕肠套叠

本文已影响9.85K人 

这是一个16月龄的女孩,因排便异常、哭闹前来就诊,但据我的观察,孩子除了刚进入诊室及查体时偶有哭闹外,其他时间都安静。在查体时,腹部触诊没有发现包块,孩子也没有明显的压痛反应,肠鸣音存在,其他部位查体无异常发现…看上去宝宝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。

但是,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告诉我,妈妈对孩子病情的观察往往是最仔细、也是最可靠的,而且这位妈妈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“不妥之处”——宝宝会阵发性、规律性地哭闹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这样的表现呢?有一种疾病让我心生怀疑。
于是,我慎重地提出安排孩子进行胃肠道B超检查的建议,幸好孩子的爸爸妈妈对卓正非常信任,积极地配合。最后,胃肠道B超的结果出乎家长的意料——是肠套叠。

肠套叠属于外科急症,于是孩子很快被转诊至外科治疗了,灌肠复位手术也非常成功。

直到此时,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。对于肠套叠需要早发现、早治疗,否则随着病程延长,患儿可能并发肠坏死或腹膜炎,出现严重的后果。


讲到这里,很多家长会问:肠套叠是什么疾病?它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?孩子出现哪些信号需要警惕肠套叠呢?今天我们就与大家分享一下肠套叠的相关知识吧。什么是肠套叠?

肠套叠(intussusception)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肠梗阻,是年幼儿尤其是6个月至3岁幼儿常见的急腹症。

宝宝突然频繁哭闹,你要警惕肠套叠

60%患儿发病年龄在1岁以内(但新生儿罕见),约80%-90%患儿发病年龄在2岁以内;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,约为3:2。
据瑞士对全体居民的一项调查发现,肠套叠每年平均发病率在活产儿生后第1年、第2年和第3年分别为38/100,000 、31/100,000 和26/100,000,3岁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,几乎不到上述比率的一半。
而且,肠套叠最爱找上健康的胖宝宝。肠套叠诱发病因何在?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。 近75%病例为原发性肠套叠,多发于3个月至5岁以内儿童,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,其发病季节与胃肠道病毒感染流行相一致,以春季多发,约30%病例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、胃肠炎或流感样症状。细菌性肠炎也可能会引起肠套叠,如沙门菌、大肠杆菌、志贺菌或弯曲菌属等。
另外,约25%为继发性肠套叠,多见于5岁以上年长儿童或3个月以内婴儿,发生肠套叠的肠管多有明显器质性原因。麦克尔憩室是继发性肠套叠病因之一。另外,少见原因有肠息肉、肠肿瘤、肠重复畸形、腹型紫癜致肠壁肿胀增厚等。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有哪些?腹痛 腹痛为阵发性、规律性发作,表现为突发剧烈绞痛,孩子哭闹不安、屈膝缩腹、面色苍白,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后腹痛缓解,此时孩子表现与正常无异,可安静下来或入睡,间歇15-20分钟后再次发作;随着时间推移,腹痛发作会越来越频繁,疼痛越来越严重。 呕吐 为早期症状,初为反射性呕吐,呕吐物可含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,后可含胆汁,晚期可能呕吐粪便样液体(提示有肠梗阻)。 血便 约70%病例可出现肉眼所见的血便或者大便潜血阳性,典型表现为排果酱样粘液脓血便,但临床上并不常见,常常于肠套叠发生后约6-12小时后才出现排果酱样粘液脓血便,是肠套叠特异性临床表现。 腹部包块 部分患儿可在右上腹季肋下触及腊肠样包块,有轻微触痛。 值得注意的是,仅有不到15%的肠套叠病例在发病期表现为规律性腹痛、腹部可触及性腊肠样包块和果酱样粘液血便。 大约20%的年幼儿无明显腹痛,将近1/3患儿无排血便或粘液便,大概1/3患儿无明确可触及性腹部包块,许多年长儿童仅有腹痛。因此,如果肠套叠发生的病程较短或症状不典型,在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,需要格外引起家长和儿科医生的注意。如何确诊?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协助诊断肠套叠: 胃肠道B超 目前安全性强且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辅助检查首选胃肠道B超,其诊断价值高,已获得临床工作者广泛认同。B超横断扫描可见“同心圆”或“靶环状”改变,纵断扫描可见“套筒征”表现。 腹部CT 可协助诊断肠套叠并有助于查找病因,通过CT扫描可判断肠套叠位置以及有无肠套叠起点,可以测量肠套叠累及的肠管长度,这样有助于判断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的选择。但因为CT检查辐射量大,目前临床并没有把它做为肠套叠的筛查手段,但是临床表现支持肠套叠,而其它检查如B超无法确定诊断的情况下可采用。 由于肠套叠属于外科急症,其复位是紧急的治疗措施,一旦确诊需立即由外科医生诊治。

说到这里,大家大概已经了解了肠套叠的来龙去脉,如果一个健康的婴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时,应该尽快请医生确诊。同时,曾经患过肠套叠的婴幼儿,旧病复发的几率也同样存在,千万不可大意。

参考文献:

1、https://www./contents/intussusception-in-children?source=search_result&search=%E8%82%A0%E5%A5%97%E5%8F%A0&selectedTitle=1%7E109

eville K,Chien M, Willyerd FA, et al. Intussusception: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imaging characteristics. Pediatr Emerg Care 2012; 28:842

tcher M, Baer G, Bonhoeffer J, etal. Three-year surveillance of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in atrics 2007; 120:473

KW, Grosfeld JL. Intussusception. In: Pediatric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:Pathophysiology, Diagnosis, Management, Wyllie R, Hyams JS (Eds), WB Saunders,Philadelphia 1999. p.427

itkul DM,Todd KM, Listernick R. Adenovirus infection and childhood intussusception. Am JDis Child 1992; 146:1331.

zu RA,Aljomah G, Kozielski R, et al. Intussusception associated with adenovirus. J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14; 59:e41.

dDA, Kenny SE. The surgical abdomen. In: Pediatric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:Pathopsychology, Diagnosis, Management, 4th, Walker WA, Goulet O, Kleinman RE,et al (Eds), BC Decker, Ontario 2004. p.604.

elock RT,Beasley SW.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non-idiopathic atr Surg Int 1998; 14:163

rro O,Daneman A. Intussusception. Part 3: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ose with anidentifiable or predisposing cause and those that reduce spontaneously. PediatrRadiol 2004; 34:305

k JD,Fiete RL. Intussusception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esting stool for occultblood. Am J Emerg Med 1991; 9:1.

KW,Stephens B, Vane DW, Grosfeld JL. Intussusception: current management ininfants and children. Surgery 1987; 102:704.

moto LG,Morita SY, Boychuk RB, et al. Stool appearance in intussusception: assessingthe value of the term "currant jelly". Am J Emerg Med 1997; 15:293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