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毒,为何越消越毒?为何你越爱干净,孩子可能体质越差?

本文已影响2.35W人 

于是,各位准妈早在筑巢阶段,已将一系列抗菌皂、消毒锅尽数收入囊中,还有怎能不提每个小宝之家几乎都有的大“功臣”——消毒液!

但这种号称是“居家健康卫生的守护天使”的东东,你真的会用吗?

国内有媒体曾对消费者进行过一项调查,问题是“你一般怎样使用消毒液?”

80%的人选择“自己估计使用量”;

只有20%的人会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配比后使用”。

不得不说,这个调查的结果实在很可怕!!!

消毒,为何越消越毒?为何你越爱干净,孩子可能体质越差?

你是不是一直都觉得,消毒液用得越多屋子里就越干净?告诉你,这纯粹是一种自我欺骗,要知道,一种消毒液在消毒不同物体的时候,都会有具体的浓度要求——不管是低于还是高于这个标准,用了都还不如不用。

高于标准,损害人体健康

过浓消毒液的刺激性反倒会损害人体健康,尤其会使眼睛、皮肤等产生不适。美国肺脏协会(ALA)就刊文认为,包括含氯漂白剂(即84消毒液)、内饰清洁剂等在内的许多清洁用品,都会刺激眼睛、咽喉或引起头痛,有些产品会释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),因此就算用,也一定要保持同时室内通风。这一点很容易理解,就不再赘述了。

低于标准,相当于在孕育“超级细菌”

浓度高了不行,低了也不行,不单单是有没有效果的问题,爱尔兰高威国立大学的一项发表在微生物学杂志《Microbiology》的研究成果表明,如果错误地将过分稀释的消毒剂施加于细菌,反而会使其产生抗药性,促进这些“超级细菌”的生长。真的是越消越毒啊!

参考资料

《多数人错用消毒液》,《健康时报》(2006-06-12 第24版)

Mc Cay P H, Ocampo-Sosa A A, Fleming G T A. Effect of 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of benzalkonium chloride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grown in continuous culture[J]. Microbiology, 2010, 156(1): 30-38.

看到这儿很多家长可能会说,既然如此,我就乖乖地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要求,还不行吗?无论如何,消毒液不是消除有害病菌的吗,孩子这么娇嫩,家里干净一点儿有什么不好呢?

太爱干净,绝非好事

有一个著名的“卫生假说”(Hygiene Hypothesis)理论,是指如果童年时太缺乏接触传染源、共生微生物(如胃肠道菌群、益生菌)和寄生物,可能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发育,反而增加过敏等的概率。换句话说,就是“太干净的孩子体质弱”。

多些有益的“交叉感染”

这一理论提出于1989年,英国医生David Strachan统计了枯草热和湿疹的发病率,发现兄弟姐妹越多的人,得这两种病的几率就越低。他认为,从小和兄弟姐妹接触多,交叉感染的机会也多,这样他们的免疫系统就有机会经受充分的锻炼。(想要二胎的,也可以拿这个论点当理由。拿走不谢!^_^)

少了“老朋友”的陪伴就感觉缺点儿什么

2003年,伦敦大学学院的Graham Rook教授又提出“老朋友”理论,认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,人类可能已经习惯与一些低毒的微生物共生,如果一味远离这些同呼吸共命运的“老朋友”,有可能造成免疫系统自我平衡与调节失控,从而变得容易过敏。

哪儿都少不了的“关键期”理论

还有研究发现,婴儿刚出生时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全部来自母亲,而到1-2岁时,自身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发育成熟,开始独当一面。因此,从出生到大约2岁左右是免疫系统受训的关键时期。在此期间,接触足量的抗原会让免疫系统习惯忍耐,不致于过敏。

尽管“卫生假说”目前仍处于“假说”阶段,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倾向于支持这一说法。比如,慕尼黑大学教授Erika von Mutius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,从小在农场中与动物摸爬滚打长大的孩子,发生过敏或哮喘的可能性明显比城市孩子几率小得多。

参考文献

Strachan, D. (2000). "Family size, infection and atopy: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'hygiene hypothesis'". Thorax 55 (90001): 2S.

Rook GA, Martinelli R, Brunet LR.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to mycobacteria and the downregulation of atopic responses" 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 Oct;3(5) 337-42.

Von Mutius E. Allergies, infections and the hygiene hypothesis–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[J]. Immunobiology, 2007, 212(6): 433-439.

现在,是不是已经看的你心里哇凉哇凉的了?这还不算完,事实上,除了消毒液的刺激性,以及“太干净”可能抑制孩子免疫系统发育之外,消毒液本身是否会给人带来各种慢性的健康风险,也是争论的焦点。

2014年一项针对荷兰、芬兰及西班牙共计9000名6-12岁儿童的调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调查显示,经常使用漂白剂(bleach)的家庭的孩子,得流感的几率平均高出20%,得扁桃体炎的几率平均高出35%,反复发作的几率高出18%。研究者认为,漂白剂使用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,可能会损坏肺细胞而引发炎症,并使其更容易感染病菌。

消毒,为何越消越毒?为何你越爱干净,孩子可能体质越差? 第2张

当然,该调查只是一项以调查问卷为基础的相关研究的调查,并不能严谨地证实消毒液就一定对身体有害。但这也仍然提醒我们,需谨慎提防长期频繁使用消毒液带来的健康危害。

还能不能愉快地搞卫生了?

说了这么多,到底消毒液是不是好东西?

在某些情况下是,它能有效抵制致病微生物的侵犯。

那我们应不应该依赖它?

当然不!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“无菌”的环境,同时更要提防消毒液的微毒性和刺激性给孩子带来健康风险。

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用它?

文章最后,常爸还是综合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美国儿科学会、美国各州制订的儿童活动场所消毒指导意见及相关文献,总结出了一份“家用消毒液使用指南”,供大家参考:

1、关于何时使用消毒液:一般来说,家庭成员间彼此了解健康状况,没有传染病发生时,不必经常消毒,保持环境清洁即可。倘若家中有病原微生物传染源,或某些区域存在大量致病微生物,再适当使用消毒液。

2、关于购买消毒液:如需使用消毒液,应购买正规的产品,我国产品需有“卫消字”标识,美国海淘产品则一般标明EPA注册号“EPA .”

3、使用前:应先彻底清除环境中可能藏匿病原微生物的污物,如粪便、污水等,然后再进行消毒。否则可能会消耗或中和消毒液的有效成分,降低作用浓度。

4、使用时:

(1)严格遵守产品标签上的使用说明,包括配比浓度、作用时间、水温、注意事项(如保质期、腐蚀性)等等。

(2)应尽量避开儿童;如有儿童在附近,避免使用喷洒等方式,防止吸入以及皮肤、眼睛的暴露。

(3)使用有刺激性的高效消毒液(包括84消毒液)时,要有适当的防护措施(口罩、手套等),大面积消毒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。

5、使用后:

(1)有挥发性的消毒液(如84消毒液)必须加盖盖好,否则将降低浓度。

(2)消毒后注意室内通风,防止挥发物质吸入有损健康。

6、关于贮存:消毒液须存放在贴有原产品标签的容器内,稀释消毒液和消毒液喷雾瓶也必须贴上标签,且都必须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。

7、避免长期频繁使用消毒剂:

(1)如家中没有传染病源,衣物、餐具等一般无需使用消毒液,可以采用太阳暴晒、开水煮沸、蒸汽消毒等传统的消毒方式,也能起到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效果。

(2)84消毒液等高效消毒剂不建议用于水果蔬菜等食物的消毒。

(3)禁止喷洒消毒液给空气“消毒”,防止吸入消毒液刺激呼吸道。让居室内空气保持新鲜,最好的办法不是消毒而是开窗通风。

8、其他:含氯消毒液禁止与酸性洗衣液或洁厕灵一起使用,否则有可能释放大量氯气而导致中毒。

常爸在养娃过程中,经常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来看问题,凡事总要评估个“风险与回报”,这样很多事情一看就明,不必纠结。在家里用各种消毒液,就是很清楚的“高风险”、“低回报”的事情,除非是家里有特殊情况,否则完全是个画蛇添足的事。如果是大扫除,每几个月用一次没什么关系,但天天用就真是没有必要。(包括很常见的衣物消毒液,其实也没有必要,勤洗勤晾晒就完全可以满足抑菌的需要了。)

有些时候,粗养点好,太精细了,适得其反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