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急性发热怎么办?

本文已影响8.24K人 

生了宝宝以后,在与一同陪伴宝宝成长的妈妈们交流过程中,深深的感受到,当宝宝生病后,妈妈们的手足无措。因此决心为妈妈们,带来“有价值、有温度、有态度”的育儿分享。


怎么知道宝宝发热了?

发热的分度目前尚不统一,国内大多采用以下标准:

低热:37.5℃~38℃

中度发热:38.1℃~39摄氏度为

高热:39.1℃~40.4℃

超高热:40.5℃以上

专家共识认为0-5岁儿童不推荐口腔或直肠测温

宝宝急性发热怎么办?

宝宝为什么发热?

人类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实现的,而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,因此较易发热甚至高热

宝宝急性发热,大部分是由于病毒、细菌感染引起

发热不是独立疾病,而是疾病的警报,还是宝宝对抗疾病,保护自己的机制聊聊发热的利与弊

发热的好处

1. 发热时人体各种免疫功能增强,是由于发热可刺激免疫细胞的成熟及分化

2. 动物试验证明,许多低等动物受感染时也发热,发热可提高其生存率,若给予退热措施,则存活率下降

发热的危害

加快氧耗量和心率,引起宝宝不适感,高热惊厥(单纯高热惊厥,不会烧坏宝宝脑子)

总而言之,发热是体内的一道“防护墙”,发烧是一种警报,是机体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,有帮助消灭病原体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。发烧时,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“激活”,新陈代谢增快、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。这些免疫反应,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、繁殖,有利于病情的恢复。因此,发烧是体内的一道“防护墙”,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。发热首先应该配合医生,找寻引起发热的元凶,如果在确诊病因前就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,等于支持了病原体的治病作用,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病得更重,病程更长

聊聊发热恐惧症

1. 发烧会烧成肺炎吗?

2. 发烧会烧坏脑子吗?

3. 发烧会烧抽吗?

4. 发烧会引起严重后果吗?

答案是:不会。

再说一遍,发热是宝宝身体警报和保护盾,而不是引起其他疾病的原因。发热宝宝的病情轻重,取决于引起发热的基础疾病:比如支气管肺炎、脑炎、尿路感染等。

宝宝急性发热怎么办? 第2张

发热程度

不能以发热程度预测发热病因及疾病严重程度,举个栗子:如幼儿急疹。

特殊情况:但当<3个月的患儿体温≥38℃,0~6个月婴儿体温≥39℃时,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细菌感染

发热持续时间

发热持续时间不作为预示严重疾病的危险因素

发热怎么护理?

我的专业和育儿经验是: 高热除了可以引起惊厥之外,尚无明确证据证明对宝宝有什么重大危害。因此,在我家宝宝发热时,只有宝宝明显感觉不适或体温超过38.5度时才口服退热药处理,比如泰诺林或美林,具体如何使用,请接着听我细细道来。

除了口服退热药以外,我在家中给宝宝退热,会这么做:先去掉过多的衣裤,暴漏更多体表于空气中,然后补充大量水分以增加热蒸发,适当增高室内温度和湿度,增加热蒸发。退热药可以单独应用,但与上述物理措施结合效果更好。

多叨几句:美国儿科协会宣称,物理降温联合退热药与单独退热药使用,效果差别不大,但作为一名妈妈,总是希望能为宝宝做点什么。且值得高兴的是,给我家宝宝物理降温,往往起到了预期的退热效果

医生妈妈怎么用退热药

感谢耐心读到这里的妈妈们,你们是最棒的。那么问题来,虽然读到这里,明白了发热不用惊慌。但想用退热药,如何权衡利弊,让宝宝宝舒适一点,效果最好,副作用最小呢?

我的专业和育儿经验是: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,不能缩短宝宝发热病程,也不能有效预防高热惊厥,退热目的是减轻宝宝的不适,减轻妈妈的恐惧

推荐:体温≥38.5℃和(或)出现明显不适时,采用退热药物(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)
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推荐的退热药物只有两个

对乙酰氨基酚(<3个月的宝宝可安全使用,最为安全)

布洛芬(>6个月的宝宝可安全使用),仅次于对乙酰氨基酚

两者为最常用的退热剂,可安全用于宝宝

应用退热药同时应多饮水,有增加退热的效果

反之,宝宝体内缺水情况下,退热药作用将大打折扣

对乙酰氨基酚

用法用量:对乙酰氨基酚10~15mg/kg(每次<600mg),口服,间隔时间≥4h,每天最多4次

常用药物:泰诺林、扑热息痛、百服宁

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主要是反复多次的应用,超剂量所致

治疗剂量超出次树使用,可引起肝功异常,但未见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的报道

警惕的是:超剂量(超出体重计算量)应用后肝转氨酶升高明显,有造成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报道



布洛芬

用法用量:布洛芬5~10mg/kg

<400mg/d,口服,每天最多4次

常用药物:美林、托恩、恬倩、安瑞克

单次应用常规剂量的布洛芬,其退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强且维持时间久

不良反应主要为:胃肠道出血、胃烧灼感、恶心和呕吐等,不良反应较轻微,最新研究指出,可能与哮喘发病有一定关联,但目前证据不足

我不会给宝宝用的退热剂

不推荐安乃近:可致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和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.

不推荐阿司匹林: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风险;同时可影响血小板功能,增加出血概率;患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宝宝使用时增加瑞氏综合征风险,绝对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使用

不推荐尼美舒利:短期内(10d)不良反应有低体温、胃肠出血和无症状肝酶升高,不推荐应用

不推荐糖皮质激素: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使用

持续性高热处理

如果我的宝宝持续反复发热体温超过38.5度

我会采用退热剂交替使用

1. 先用布洛芬10mg/kg,4h后对乙酰氨基酚15mg/kg

2. 或者对乙酰氨基酚12.5mg/kg,4h后布洛芬5mg/kg,每4h交替使用

重要的事:禁止打退热针

目前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为氨基比林及其衍生物,如:安痛定、安乃近等

其副作用大:注射后孩子大量出汗,容易发生虚脱甚至休克;过敏体质的孩子,会出现过敏性皮疹,轻者可见荨麻疹,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

另外,此类药物肌注局部刺激性较大,引起臀肌萎缩、麻痹、感染等并发症

更为严重的可引起粒细胞减少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。这类药物已在22个国家禁用。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已将氨基比林列为淘汰品种,儿童禁止使用氨基比林。但我国监管药品使用的有关部门,却对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最后吐槽一下国内有关部门:在我国呢,有关部门是一个神奇的部门,人人都听过有关部门,却不知道如何找到有关部门!

宝宝急性发热怎么办? 第3张

我的物理降温方式

1. 急性发热时推荐选用温热擦身和(或)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法

2. 物理降温退热效果不及退热剂,可作为辅助退热方法;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时,体温下降速度快于单用退热剂(国内外物理降温是否有效,尚有争议)

3. 高热时推荐应用退热剂同时联合温热擦身的物理降温方法

不推荐冰袋降温:将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宝宝前额,降低脑部的耗氧量,起到降低体温、保护大脑的作用。但因为冰袋可造成局部冰冷,导致非常不舒服(违背退热让宝宝舒适原则,还不如单独退热药)

不推荐冰水灌肠:造成宝宝寒战、血管收缩、能量消耗及常有较严重的不适感,

不推荐酒精擦浴: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,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,酒精容易吸收入体内,引起宝宝烦躁及哭闹,严重的甚至引起酒精性中毒(吸收热量同时,引起血管收缩,不利于散热)

轻推荐温热擦身:用温水沾湿毛巾,拧得稍干后,给宝宝擦脖子、胳膊、前胸、后背、大腿等部位,位于肘窝、腋窝、颈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几下,以微红为适度。但是,如果擦拭部位和擦拭程度不熟练掌握,效果大大折扣,反而引起宝宝不适。

强推荐温水浴:是最简单的方法,将宝宝泡入稍高于体温的温水15~20分钟,并间隔洗上2~3次,只要不是在室温很低的房间内,洗澡后及时擦干,避免风吹,宝宝是不会受凉的

补充说明,不管什么方式,在寒战的时候,都不推荐使用。

发热是否用抗生素

1. 发热原因明确为细菌感染性疾病,可经验性选用敏感抗菌素

2. 发热原因不明的,关于抗生素应用问题有很大争议,且实际与理论也有很大差距。

3. 一般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,尤其是不主张静脉途径应用广谱抗生素

4. 请多给儿科医生一点信任:大部分的儿科医生是不愿意滥用抗生素的,配合医生查明发热原因,对宝宝才是最好的选择

发热的常见误区

宝宝发热的时候,我们需要一起沉着应对

1. 尽可能鼓励孩子多进液体。在发热头几天内多进液体比多吃营养重要得多

2. 通过洗温水澡、提高室内温度等办法增加皮肤蒸发散热,平缓降温

3. 尽可能合理使用退热药物

4. 可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不同成分的退热药物

5. 尽可能在配合医生明确宝宝发热病因后,再考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

6. 抗生素不是万能药物,更不是退热药

再次感谢读完本文妈妈们,如果你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,请随手分享给带宝宝的人看,让发烧的宝宝少受折腾,多休息。
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