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妙招

本文已影响1.28W人 
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会遇到很多的问题。父母是孩子的成长导师,应该关注孩子成长的心理是否健康发展,怎样做才能建立宝宝的健康心理呢?

让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妙招

儿童时期孩子们身体发育,智力和性格发展最关键的时期,孩子身心是否健康,会直接影响到他日后的成长。同时,孩子的健康心理有利于锻炼他的感知、记忆、思维、想象等能力的发展,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,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。现在的家长们都很注重对孩子的培养,以孩子为重心,但是,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吗?快来看看建立儿童健康心理的十大妙招吧!

 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一:不要过分关心孩子

情景:5岁的明明在家里倍受宠爱,吃饭前妈妈总要问他:“明明,今天想吃什么呀?你要什么妈妈就做什么。”吃饭的时候总会先给明明夹菜,好吃的都给他。有一次,妈妈给明明夹完菜,又给自己夹了一只大虾,明明看到了,生气地命令妈妈:“不许吃!这是我的!”

从小家长总会处处宠溺着孩子,什么都是孩子为先,好吃好喝都让给孩子,可是爸爸妈妈这样一味的谦让,容易让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,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,也不懂得尊重长辈,更不用说孝顺了。这样的孩子,长大后可是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哟!

父母宠爱孩子是好事,但是也不能过分溺爱,对孩子过分的关心会让他变得更加自私,而且长大后也不懂得照顾爸爸妈妈,阻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。明明妈妈可以让明明选择自己喜欢的菜,但是不要一味地谦让他,要让他自己夹菜,而且也要鼓励他给爸爸妈妈夹菜,妈妈可以说:“明明,妈妈好想吃虾啊,可是夹不到,怎么办呢?”这时候,聪明的明明也会学着妈妈,自己给妈妈夹一只大虾。这样慢慢地引导,他就开始懂得像个“小大人”一样照顾别人呢。

 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二:不要贿赂孩子

情景:刚吃完晚饭,上了一天班的妈妈好累呀,想让6岁的静静帮忙擦桌子,打扫一下家里的地板,可是静静却不理妈妈,自己高兴地看电视。这时候妈妈走过来,给了她一张五块钱,对静静说:“静静乖,妈妈给你五块钱,帮妈妈做做家务吧!”静静看到妈妈给零用钱了,才乖乖地帮妈妈干活了。

从小就用物质奖励来贿赂孩子做事情,像是每洗一次碗就有5块钱的零花钱等等,这些方法虽然短时间内可以激励孩子主动帮忙,但是贿赂的次数多了,孩子容易形成做什么事都要报酬的观念,以后到学校里,会不会连值日打扫教室也要报酬呢?这样可不利于孩子从小树立助人为乐、热爱劳动的品德。

要让孩子乐于做家务其实还有其他方法,比如说妈妈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些小比赛,比如哄静静说“静静,我们来比赛谁先把桌子擦干净好不好呀?谁擦得慢明天就要继续擦桌子哦!”用这样一些小比赛来激发孩子的兴趣,让她快乐地帮助爸爸妈妈等等。

 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三:不要太亲近孩子

情景:乐乐的妈妈可宠着乐乐了,每天都要跟乐乐待在一起,和他一起玩一起看电视一起做作业……形影不离。有一次乐乐把幼儿园的小朋友带到家里玩,妈妈更高兴了,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好多好吃的,而且还陪着乐乐跟他们一起玩“过家家”,可是小朋友们玩了一会就要回去了,乐乐也变得闷闷不乐……

爸爸妈妈亲近孩子是好事,但是不能一直“粘着”孩子,什么事情都要跟着他,容易让孩子觉得束缚,而且让他少了和同龄人一起玩耍的乐趣。乐乐和他的小朋友们之所以会觉得没趣,就是因为妈妈一直跟他们待在一起,他们觉得没有小空间了。

其实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不仅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,也需要常常和同龄的伙伴一起玩耍,在与小朋友的交流中孩子也能慢慢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,如何处理和小伙伴之间的关系等等,对于日后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帮助。所以,乐乐妈妈应该学会“放手”,给乐乐足够的自由空间,鼓励他与同龄人一起生活、学习、玩耍,在小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,妈妈大可以忙自己的事情,让乐乐学会像“小大人”一样招待客人。

 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四: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

情景:童童已经6岁了,可是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做,妈妈又烦恼又无奈。一听说邻居的小孩已经能自己拖地板了,妈妈也迫不及待要锻炼童童。晚上刚吃完饭,妈妈就命令童童去拖地板,还一直抱怨:“邻居家的孩子5岁就会拖地板了,你都这么大了,也应该会了!”童童只好笨手笨脚地搞起清洁,可是却把地板弄得到处是水……

爸爸妈妈总喜欢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,认为别人家孩子会的事情,自家的孩子也要会,所以常常不知觉地勉强孩子做一些他不能胜任的事情。像童童的妈妈,二话不说就让童童去拖地板,却没有教童童怎么做,结果只能一团糟,而且还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,让他觉得自己不如别人。

其实,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,强迫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,让他变得自卑。爸爸妈妈们可以鼓励孩子尝试一些新的事情,但是在尝试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要陪着他,教他怎么做才更好,孩子有了第一次的经验,下一次在放手让他去做,他不仅能做得更好,也能增加孩子的信心,一举两得呢。

 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五:不要对孩子太严厉、苛求甚至打骂

情景:丁丁的学习成绩可好了,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。可是有一次,丁丁考试退步了,回到家里爸爸一见到试卷,就生气地边打边教训他:“你最近是不是不认真学习了,怎么成绩考得这么烂,这样下去你就变成倒数第一了!”丁丁委屈得大声地哭起来。

孩子无意间犯了一点小错误,或者成绩有所退步是很正常的,爸爸妈妈应该冷静地对待,不要对孩子太严苛,要求他什么都要做到最好,如果孩子做不到就要打骂他,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被羞辱的感觉。如果爸爸妈妈常常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,长大后他可能会变得性格孤僻,对人缺乏信任,或导致反抗、残暴、说谎离家出走等等。

发现丁丁成绩退步了,爸爸应该先稳住自己的情绪,可以让丁丁自己分析一下这次退步的原因,然后告诉他:“丁丁平时成绩都很好,这一次退步是给丁丁一个提醒,提醒丁丁要更加认真学习了,知道吗?”通过跟孩子的交流,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的问题,并认真地改正好,这样可比打骂更有效呢!

 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六:不要欺骗孩子

情景:下班回家,爸爸好累好累,想回房间好好休息,这时候安安跑过来缠着爸爸跟他一起玩,爸爸只好哄他说:“安安乖,爸爸好忙,要回房间看文件了。”安安只好放开爸爸,自己乖乖地看书去了。过了一会,安安又跑到爸爸房间,想问让爸爸教他认字,可是爸爸正躺在床上睡得可香了。这时候安安一脸疑惑:“爸爸怎么在撒谎呢?!”

有时候,大人会无意中说谎,即使大人的谎言有时是善意的,但是孩子从小就被教育“说谎是坏孩子”,看到爸爸妈妈也在撒谎,他们会觉得疑惑,或者以为爸爸妈妈也是在骗他们,这样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也会慢慢地消失,更严重的是,孩子可能会学着爸爸妈妈撒谎了。

所以,爸爸妈妈即使为了哄孩子而说一些善意的谎言,也要小心不要让孩子发现,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错误的榜样,这样父母在孩子面前没有了信誉,而且也难保孩子有样学样。即使说谎被孩子发现了,也要及时地补救,比如妈妈可以告诉孩子“爸爸刚刚撒谎了,丁丁不能学他,我们要批评他。”

 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七:不要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

情景:7岁的曼曼已经开始上学了,可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是会不小心尿床,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办,见到邻居的阿姨就开始和她聊起来问她有没有什么好办法,曼曼刚好放学回家,听到妈妈跟阿姨的谈话,默默地低下头,觉得妈妈在嘲笑她,不喜欢她了。

很多父母喜欢跟亲朋邻居讨论家里小孩子的坏习惯,这种揭短行为也会使孩子对父母失去好感和信任,觉得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了,以后也不跟爸妈那么亲了。更严重的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,损害他幼小的自尊心。

其实,每一个人,即使是小孩子,都有他的个人隐私,即使是他的父母也不能随意干涉。因此,儿童心理学家指出,孩子某一方面如果牵涉其个人私事或隐私,大人应予以尊重,千万别向外人揭短。

 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八:不要过分夸奖孩子

情景:小美从小就很乖巧,大人们可喜欢她了,做什么事都夸奖她。小美帮妈妈洗菜,吃饭的时候奶奶总会夸她:“小美就是棒,把菜洗得这么干净,更好吃了!”小美帮爸爸递公文包,奶奶也会夸她:“我们家小美就是乖,都懂得照顾爸爸了!”……因为疼爱小美,奶奶没事总会夸她几句,小美听到奶奶的夸奖,总是美滋滋地骄傲起来。

孩子做对了事情,大人们表扬他是没错,但是为了一点小事或者孩子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就过分的夸奖他,容易让孩子变得骄傲,沾沾自喜,甚至沾染上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,这样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。从小就为了收获荣誉而表现,长大后可能会变得虚荣,做什么事情都以名利为重了。

所以,大人们的赞许必须针对具体的事,而且要有根有据,让孩子知道自己优点是什么,同时感到大人们的赞许是真诚的,而不是虚的、哄他的。真诚的赞许能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,做了好事受到表扬,他以后也会更乐意去做好事的。

 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九: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

情景:周末到了,爸爸妈妈准备带着萱萱去郊游,一大早,妈妈就高高兴兴地叫萱萱起床,还温柔地亲了一下她的小脸颊,对萱萱说:“萱萱赶紧起来,洗脸刷牙,我们要去郊游噜!”过了一会,妈妈回到房间,发现萱萱还在床上,眼看就过了一个小时了,妈妈忍不住大声的训斥她:“都几岁了,还赖床!还不赶紧起来,怎么那么不听话呢!”藏在被窝里的萱萱被妈妈的呵斥吓到了,只好乖乖地爬下床洗脸刷牙去。

萱萱妈妈这样前后的态度变化,足以给萱萱一个下马威,让她不敢再赖床了。可是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总是这么喜怒无常,前一秒还有说有笑,下一秒就翻脸生气,很容易让孩子的心理变得脆弱,变得敏感多疑、情绪不稳、胆小畏缩等。

其实萱萱赖床的时候,妈妈可以尝试着跟他讲道理,比如可以拿她跟她熟悉的卡通人物作对比,说:“萱萱总是赖床可不是好孩子哦,就跟灰太狼一样,总是被喜羊羊教训,萱萱要变成灰太狼吗?”用这样的小技巧,让她意识到自己错了,然后自己乖乖地起床,改正自己的小毛病。

 建立儿童健康心理妙招十: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

情景:濛濛的小学同学来家里找她抄作业,濛濛妈妈一听,马上教育濛濛说“抄作业的坏学生的行为,濛濛不能这样做!”看到邻居的小孩总是不爱干净,妈妈就马上跟濛濛说“不讲卫生的孩子是坏孩子,他这样做是不对的,濛濛不要学他哦!”……

爸爸妈妈总觉得主动帮孩子解决难题,,可以让他少走一些弯路,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学坏。但是仔细想想,父母这么主动地帮助孩子解决困难,不让孩子思考就告诉他应该怎么做,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了,这样做只会束缚他自己的思维,而且很容易让孩子更依赖父母。

其实爸爸妈妈不用那么急着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,应该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,然后在慢慢地帮他分析他的处境以及如何处理问题。比如说妈妈可以在一旁看着濛濛会不会把作业借给同学,事后在慢慢地教导她“抄作业是坏学生,濛濛不能学同学这样做哦!”多锻炼孩子判断是非的思维,这样他长大后才不会轻易犯错呢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