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爱容易相处难!“假日父母”如何与宝贝更亲密?

本文已影响8.24K人 

准备1:设计贴心的环境

资深咨商心理师林世莉建议,在准备带孩子回来前,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选购用品、布置新房间,让他们对新环境有参与感,“这个书桌是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买的”,慢慢从物品中建立彼此的连结。也可借机带他们认识爸妈家的环境,知道厨房、厕所等位置。

资深的〇~六岁国际蒙特梭利指导员周惠华建议,环境上可依照孩子的身高与年龄,预备适当的居家环境。比如孩子身高一百公分,把家里一百公分以下的空间尽量清空,把平常他们最常使用的玩具和物品放在伸手可及的矮柜子;冰箱下层摆放最爱的食物。备妥小桌椅、小马桶和游戏空间,让他们很安心的在新环境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。

准备2:缓慢、重迭式的移转

嫁接计划不是搬家,不可能一两天就完成。最好画出一段夫妻可调整配合的时间,分阶段、渐进式的增加孩子回家的天数,每星期多增加一、两天。友缘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执行长廖清碧建议,爷爷奶奶也可以一起跟孩子到新家,安定他们的心情,然后在生活上逐渐把主导权移转给父母,慢慢退出孩子的平常生活圈。

相爱容易相处难!“假日父母”如何与宝贝更亲密?

准备3:家庭生活优先学校生活

大多数孩子被接回家的同时,会直接被送去上幼儿园或小学,但家庭生活的适应才是优先重点。小小孩面对压力可能反映在生活能力的退化症状,本来已经会的瞬间忘光,情绪也比较难以安抚。

假日父母杜凯如刚把一岁八个月的儿子接回台北。一开始,儿子每天半夜醒过来,找不到奶奶就哭闹不休,“欢”了一星期才停。若退化症状慢慢恢复正常,表示孩子已经通过第一阶段考验,便可以考虑进入学校生活。

宜家蒙特梭利托儿所负责人庄健宜建议,〇~三岁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陪伴,应先让孩子适应家庭的生活,父母再陪着孩子进入团体生活。学校扮演孩子和父母间的桥梁,增加亲子共处的话题,而不是把照顾主权又丢给学校老师。

准备4:允许孩子跟原照顾者撒娇

孩子跟原本的照顾者一定有深厚依附情感,父母若能关照到孩子的舍不得,将可缩短双方的适应期。

妈妈做了整桌菜给儿子吃,儿子吃了一口就跑去打电话说:“奶奶,妈妈煮菜好难吃,我喜欢吃你煮的。”妈妈该怎么做?这是发生在林世莉身上的真实案例。

她了解,其实儿子在跟奶奶撒娇,而且她真的把儿子照顾得很健康。所以她不生气、不怨谁,话筒接过来用请教的口吻说:“妈妈,你赶快教我怎么煮!”时时提醒自己,这不是跟谁争宠的时机,跟儿子站在同一阵线,把荣耀归给奶奶,才能赶快赢得孩子的心。

相爱容易相处难!“假日父母”如何与宝贝更亲密? 第2张

准备5:生活习惯的渐进修正

一开始的适应期,父母记得提高自己的宽容度与耐心,给孩子时间融入新生活,从小小的生活习惯做起。“孩子刚带回来,总觉得他动作怎么那么笨拙,那是因为你没有看过他最笨的时候,”廖清碧提醒,没亲手带过孩子的父母,缺乏了一起成长的历程,宽容度会变低。

专家建议的策略是不采敌对姿态、不扮黑脸,与其整天想着,“他都几岁了,应该会做什么什么”,不如把孩子的岁数暂时归零,去“发现他们已经会的”。若他们爱看《海绵宝宝》,不能决断的下禁看令。对小小孩,应用转移焦点法,对大小孩则尊重其需求进行沟通,慢慢建立属于自己家的规矩。永远看到孩子小小的进步,给大大的赞美。

准备6:原照顾者也会有失落

台语俗谚说“憨外嬷疼外孙”,因为总有一天孙子会被带回家,充分说明了隔代教养爷爷奶奶的辛酸不舍。

准备带回孩子之前,父母一定得找时间跟爷爷奶奶深谈,把感谢摆在最前面,并表示不是要切断祖孙之间的连结,而是帮他们卸下照顾的重责大任。未来更会常常带孩子回来探视,把含饴弄孙的位置还给他们。

面对家里突然多了一个“新”成员,夫妻旧有的生活步调肯定会混乱和辛苦。先给彼此打一剂预防针,在可预见的变动中安定自己,一起建立新生活节奏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