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多少呕心沥血的“老孩奴”,就有多少白眼的“中国式巨婴”

本文已影响1.73W人 

近日,一个父亲粗糙龟裂、血丝渗透的手刷爆朋友圈。这是一位建筑工地农民工父亲的手,这位月薪3500元的农民工爸爸..........

有多少呕心沥血的“老孩奴”,就有多少白眼的“中国式巨婴”


近日,

一个父亲粗糙龟裂、

血丝渗透的手刷爆朋友圈。

这是一位建筑工地农民工父亲的手,

这位月薪3500元的农民工爸爸,

给自己的儿子买了一套120多平米的婚房,

每月替儿子还按揭贷款2000多,

多年以来爸爸从头到尾没有笑过。

“今天有多少孩子,既要美国式的自由,又要中国式的宠爱,却没有美国孩子的独立,又失去了中国传统的孝道,这一代人的索取太过随意和天经地义,甚至理直气壮。人生可以追求,但切莫樊比;你虚荣可以,但一定要靠自己。父母给的是后盾,自己打的是江山。”

但今天,我不想再口诛笔伐这些伸手的儿女,只想说一说甘当“老孩奴”的这些老年父母。

图片中父亲的那只手着实令人心疼,可以想象他每天从事的工作多么沉重,生活得又有多么简陋,恐怕那临时搭建的工棚里,住着几十号农民工,无论冬夏,恐怕洗手洗脸洗脚洗澡都是在户外,用一个掉着瓷的盆子进行的吧。

我问自己:倘若这是我的父亲,我需要有多少见方的大脸,忍心用他如此赚的钱,买120平的房子?

装修好了,这房子几乎可以装出三室两卫。可是,父亲的居所甚至不如宠物的狗窝?!

而父亲,这样过一生,你真的甘心吗?

同样生而为人,你那么肯吃苦、有力气,难道不该在儿女成年之后,为自己活得更好一些而奋斗吗?

看着儿子一家大房子,出入光鲜体面,你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羡慕、一点点委屈?

如果没有,那么我无话可说。

甘当“老孩奴”的父母那么多,你只是其中最无私的那一个。

说说我见过的那些“蜡矩成灰泪始干”的父母。

朋友的哥哥,先是吃喝嫖赌花光了爷爷奶奶全部的积蓄,最后,房子没了,婚也离了。接着又以做生意为由,不断从父母那里借钱,钱是赚到了,但一直在挥霍,然后,在新一年需要投入时,再从父母那里拿。

这对父母的退休金加在一起小一万元,但为了填儿子的无底洞,他们从前说好的旅行泡汤,连同城收费的景点都舍不得去,更悲催的是,2018年的夏天热成那个样子,为了节约电费,老两口连风扇都舍不得开,老头儿中暑倒地,差点送命。

老两口一分一分地节约,儿子一万一万地挥霍。

“我们不管他谁管他”这句口头禅,并未让儿子迷途知返,相反,被他当作底气,心安理得地做父母的吸血鬼。

还有一对老夫妻,这些年,力所不及地一直被啃老,儿子家的房子、车子、孙女的吃穿用度,都力争是中上游的。

然而呢,婆媳关系却屡创新低。

原因很简单,公公婆婆以“金主”的身份,强行干预着小家庭的一切,哪怕是媳妇往娘家带几斤水果,也会被含沙射影。

这类父母用经济上的援助,保持着对儿女世界的话语权。

说实话,对于如此呕心沥血的父母,我不理解,甚至反感。

这些不肯退出的爱,用无私去浇灌自私,制造着巨婴与白眼狼,也催生着中国式家庭的矛盾重重。

前一段时间,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信大火——《儿子,我为什么不帮你带孩子》。

摘取其中一段:

“儿子,你知道吗,对女性而言,从少女到妈妈,不仅是身份转变,还意味着心态转变和生活的地覆天翻。

育儿不只是朋友圈里的岁月静好和温馨甜美,还有数不清的琐碎和平庸,无法言说的纠结困惑。

即使是你眼中那个优雅从容的董卿,她也曾表达过,生育后的那段日子很难熬。她不愿意做全职妈妈,不想孩子和她的世界中只有彼此,然而当她回归职场,挑战《朗读者》的制片人,连续熬夜以至最长两周不能见到孩子,又是那样自责与绝望。

家庭与工作,孩子与事业,两手都是爱,两边都在拉扯,这是每一位母亲的困境,而平衡的关键,在于老公的态度。”

这只是精彩中的一段。

一个母亲在儿子成年之后,站在一个女性,而不是母亲的视角,来教育自己的儿子,她得体的退出与理性的袖手旁观,是不是更具营养,这样的爱是不是高级?

李婶是我朋友母亲,这两年老人家和老伴的朋友圈一直在刷屏。今天在泡温泉,明天看枫叶,不几日,在游轮上美酒加咖啡,剪刀手、丝巾照,后又学会了美颜……

真的万水千山走遍,越玩越嗨。

几次聚会,谈及这个话题,朋友和爱人对于父母的这番转变怎一个不满了得。

要知道,没了父母的帮衬,两人工作超忙,加班几乎是家常便饭,上学的孩子先是托管,然后是三天两头地换托管,但成绩居低不上。

偶尔两个出差时间撞车,孩子居然都没处可放(外公外婆不在同城)。

更让他们难以理解的是,两个老人越玩越开,逢年过节,一家人想小聚一下,结果电话打过去,人家基本上都在外地。偶尔在家,也并没有招呼孩子回家吃饭的意图。

从前大部分时间都围着儿子转的父母“性情大变”,这让朋友一度怀疑是否是父母中哪个人患绝症,强行带出做身体检查,两人身体健康得很。

母亲说,为别人着想了一辈子,就想用余下的时间,好好为自己活一次。

刚刚过去的十一,朋友本想跟妻子两人进藏,电话打过去希望父母帮忙托管一下孩子,结果,父母婉拒:“我们十一已经计划去坝上了。”

几次三番的求助被拒,朋友及其妻子对父母的不满情绪越积越深,言外之意:你们现在不帮我们,就别怪老了我们不养你们。

这样拿自私当真理出示的天下子女,不在少数。

说实话,每次聊天时,夫妻俩这份同仇敌忾的态度令人十分不舒服。将儿女养大,父母早已尽完义务,帮是情分,不帮亦是本分。

这样的边界感,是每个人最起码的亲情常识。

现在,越来越多的中年人都在提前规划自己的晚年:积极地锻炼身体、择三五老友,同居式养老、尊严死等等,其中大多数人把不帮儿子带孩子写进规划。

可是,一边公然宣告自己老了没有义务隔代养育,一边却希望自己的父母依然为自己带娃、经济支援、鞠躬尽瘁。

如此双重标准,是怎么说出口的,租来的假嘴吗?

所以,停止对呕心沥血的感动与歌颂吧,那是有毒的糖衣,用热烈的鼓励、支持与怂恿,包裹着明晃晃的自私。

我们动用了父母的前半生,是时候把后半生交由他们的手里,让他们勇敢而坦然地为自己而活。

这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,从此对自己的人生负全责,这是一个巨婴到一个真正成年人的蜕变。

而那些甘为“老孩奴”的父母们,是时候停止你的贡献与牺牲了。此后余生,全心全意爱一次自己。

你若安好,活至今生值得,未来的未来,儿女们才会少一些遗憾,多一份带笑的回忆。

以及,今生你们怎么养老,以后,你的子女们也会怎样老去。
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