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闹是孩子的特殊语言,更需要特别的对话

本文已影响6.35K人 

孩子大发脾气时,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情况,然后对他的坏情绪进行‘转移’——双管齐下,会让孩子的情绪彻底扭转,更快地好起来。

接纳孩子的情绪,很多人都在说。说起来简单,真面对一个哭闹的孩子时却不容易做到。每一次接纳孩子情绪的过程,都是父母对自己进行情绪管理的体现。孩子的每一次哭闹,可以说,既是孩子的自我成长,也是父母的再次成长。育儿是彼此疗愈的一个过程,如果你想做智慧父母,请抓住这样的机会。

前段时间,橙子的小姨生病了,那一个多星期,我早出晚归忙着照顾小姨,回到家时橙子都已经睡下了。

上个周末的晚上,我刚从医院回来,橙子就腻过来,情绪低落:“妈妈,你都好久没陪我玩了,你什么时候陪我玩啊……”说着说着,就放声大哭起来,眼泪止也止不住。

我在外面奔波了一天,身心疲惫,看着哭闹不止的橙子,一股烦躁之气瞬间涌了上来:“哭什么哭?你不知道小姨病了吗?妈妈这些天这么辛苦,你还只想着陪你玩,你怎么这么自私呢?你都这么大了,就不知道体谅妈妈吗?”

如果任由情绪支配,这些话会脱口而出,不管后果如何,先一吐为快。这曾经是我的反应模式。

我做了一个深呼吸,调整了一下状态,尽量让自己从两个人的情绪冲突中跳脱出来。

我把橙子搂在怀里,轻轻抚摸着他的头,把声音尽量放温柔:“哦,橙子感觉很委屈,是不是?都一个多星期了,妈妈都没陪橙子玩,橙子觉得特别委屈,特别想让妈妈陪着橙子……”

橙子被说中了心事,哭得更厉害了——但能感觉出,和刚才的哭有一点点不同,是那种被认同、被理解后的敞开了的哭。

我继续搂着他,轻拍他的后背:“嗯,想哭就哭一会儿吧,要是觉得委屈就哭出来,哭出来就好了。”

哭闹是孩子的特殊语言,更需要特别的对话

此时,我反倒平静下来,耐心等了一会儿,直到橙子的哭声渐小。

我开始说话:“你看,小姨生病了,现在最需要别人的帮助,你说妈妈是不是应该多去照顾小姨呢?”

“你这一个星期做得很棒,知道妈妈忙,每天放学都乖乖地吃饭、做功课、睡觉,虽然很想让妈妈陪着玩,但还是尽量不打电话打扰妈妈。我们橙子真是长大了,懂事了。你已经做得很棒了,今天是实在忍不住了,是不是?”

橙子已经不哭了,点点头,能感觉出他听得挺用心,可能没意识到自己还做得这么好。

我又说:“我知道你特别想和妈妈玩,再耐心等几天,等到小姨的情况稳定了,妈妈就有时间陪你玩了。今天妈妈回来得早,这样吧,咱们一起睡前阅读,好不好?”

“好吧。”橙子想了想,答应了。

“对了,你知道吗?小姨今天不愿意开口说话,都是闭着嘴说话,谁都不明白她在说什么,只有我每次都能猜到她的意思,你看,这样我是不是就帮到小姨了?你知道小姨怎么说话吗?就像这样——”

我学小姨闭着嘴说话的样子。橙子来了兴致,也闭着嘴和我对话。我俩就哼哼哼、嗯嗯嗯地乱“说”一气,笑作一团。

雨过天晴,橙子又恢复了往常开开心心的样子,不再腻着我,自己玩去了。

奇妙的是,随着这场“危机”的化解,我之前的疲累烦躁也减轻了不少,状态变得安稳平静了很多,好像在疗愈橙子的过程中也疗愈了我自己。

这次橙子哭闹,我的处理方式并不是偶然的,我曾经也走过一些弯路,比如压制、忽视、用情绪对抗情绪,也看到了这样做的后果显现,所以才想办法改变。

下面的几点体会是我在实践中慢慢积累起来的,有平时所学所思,也有灵机一动,见招拆招。

不管事实如何,孩子的感受是真实的,是值得被重视的。

哭闹是孩子的特殊语言,更需要特别的对话 第2张

哭,是表达情绪、感受的一种方式,有委屈的哭,愤怒的哭,痛苦的哭,无助的哭,不管背后的事实到底如何,孩子就是有这样的感受,这个感受是真实的,所以才会哭。

大人往往觉得,不过是一点小事,有什么可哭的,或者这事根本不是孩子想的那样子,完全没必要哭。但不管怎样,当孩子哭泣时,说明他是有情绪的,这个情绪是实实在在存在的,不能因为事实如何而否认情绪的存在。

1

当孩子哭闹时,首先要做的,是接纳他的感受。

当孩子哭闹时,很多家长都会心生烦躁,会做出下意识的反应:要么严词厉色进行压制,要么千方百计哄着孩子转移注意力。心生烦躁,是因为把哭当成一件负面的、不好的事,是排斥的、拒绝的。

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如此。加上当时非常疲惫,压力也大,烦躁的情绪很容易借此发泄到孩子身上,冲孩子吼上一阵。当孩子的委屈和我的烦躁碰撞到一起,事情只会变得更糟。

有了这个觉察,我就让自己尽量从情绪中跳脱出来,看看孩子哭闹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情绪——很明显,这次是委屈,觉得妈妈不在乎自己了。

但孩子可能还意识不到自己的情绪,那就把我感受到的说出来,告诉他:你的委屈我看到了,我理解你,我明白,想哭就哭吧。

当孩子还小,我们帮他表达出他的感受,慢慢地,他就学会了识别自己的感受。

这一点很重要,因为我们往往受情绪的支配而不自知。当情绪来临时,要么压抑它,要么任由情绪支配冲动行事,很多很多事端和疾病都是由此而起。

看到情绪,觉察到它,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

我自己有过类似的感觉,当我的情绪被看见、被接纳,就感觉心里有个地方变得松动了,不再和自己、和别人较劲了,会有一种被接纳的安稳。

2

第二步,看到了孩子的情绪,还要“看到”孩子。

这里的看到,不仅是用眼看,还要用心去感受,去发现孩子自身的力量,发现他积极的一面。

橙子因为我没陪他而哭闹,在我眼里,他可以是自私的、不体谅别人的小孩,也可以是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体谅别人、懂事的小孩——就看我怎么想。

一念之转,天壤之别。

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?他可能就是一个有点懂事、有点私心、知道体贴人、也需要妈妈陪伴的普通的小孩。

就像每个人一样,不是黑白分明,而是各种的灰度,就看你选择去强化他的哪一面了。

我选择发现橙子积极的一面,告诉他,他已经尽力做到体贴别人了,已经做得很好了。橙子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这些,尽管他是这么做的。

当一个人被“看到”、被欣赏,自然会激发起他的责任感,感到自己是有力量、有价值的,是能担当的。

至此,一个看起来很负面的哭闹事件变得积极正面起来。

3

第三步,解决问题。

有了前两步的铺垫,就容易平心静气地想办法解决问题。

如果我一上来就说:“好好好,别哭了,那妈妈今晚陪你一起阅读吧。”那么很可能,橙子要么不满足于这点陪伴,继续哭闹;要么目的达到,认为哭闹是有用的,可以交换来想要的东西。哭闹就成了一种手段,用来和大人谈条件。

好的解决方法,既能理解孩子,又让孩子理解大人,互相体谅,而不是一味的迎合。办法总比问题多,消除了情绪的对抗,两人商量着来,总会找到办法的。

4

第四步,可以锦上添花,提升孩子的情绪,做一个happy ending。

孩子都是纯真的,开心了就笑,不开心就哭,至情至性。当问题解决后,如果能提升孩子的情绪,让他重新开心起来,会是一个很好的收尾,也自然而然地把这件事过渡到其他有趣的事情上了。

哭闹是孩子的特殊语言,更需要特别的对话 第3张

上面说的都是方法论,其实最关键的,作为父母,还是要调整心态,当孩子哭闹时,稳住自己的情绪,别抗拒,别逃避,把它当作一个小小的危机事件来处理。

所谓危机,如果处理得不好,孩子慢慢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情绪,或者只会用哭闹解决问题。在大人的训斥下,被贴上了“自私”“任性”“不懂事”的标签。如果大人也带着情绪,小小的哭闹甚至会演变成家庭大战。

但有危就有机,处理得好,孩子也会从中受益良多,比如:感受到父母是爱自己的,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,看到了自己的价值,学会用这种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……
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这些大人也获得了成长:学会跳出情绪解决问题,学会共情,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,学会表达,学会爱。

所以,当孩子再哭闹时,不妨把它当作一个成长的契机,智慧应对,孩子和父母都会从中得到成长和疗愈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