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遇到挫折,美国父母是怎样做的?

本文已影响3W人 

挫折教育,不一定要把孩子送去一个艰苦的地方,更不是靠去某个培训班。生活中,孩子们就经常会遇到各种挫折……面对挫折,怎样才能让孩子勇于挑战?来看看美国父母的做法吧。

父母适时地安慰,会增长孩子的勇气,在让他面对人生不确定的挑战时,特别是体能方面,更好地体会到突破自我的喜悦。

带孩子去游泳,隔壁泳道一位美国爸爸正在教他的女儿学游泳。孩子对水有些恐惧,爸爸尝试让她靠辅助工具漂浮在水中。看得出小女孩非常紧张,甚至有点发抖。美国爸爸温柔地注视着她,耐心地俯下身子,口中重复最多的就是:“你是安全的,因为我正接住你。”“我的手一直没有放开,你只要闭上眼睛,享受在水里的感觉就好了。”

对于孩子来说,这样的话好比是个安慰剂,让他们相信,无论发生什么,爸爸妈妈一定会在他身边。有安全感的孩子更容易战胜恐惧,更愿意接受挑战。

当孩子遇到挫折,美国父母是怎样做的?

除了安慰和鼓励孩子之外,美国父母还会跟孩子分享类似的遭遇与感受,以及自己如何调试心情,重新出发,与孩子一起迎接新的挑战。

某日去先生的姐姐家做客,一进门就看到她家4岁的女儿哭得像个泪人一样,一问才知道,因为要搬家,妈妈不得不决定给女儿换到一个新的学校去。孩子很喜欢现在的老师和好朋友,她带着一连串的哭音反复念叨着:“我害怕,我才不要呢。”她害怕找不到厕所,害怕老师和新同学不和她说话,等等。妈妈在一旁先是同理她的感受,“我知道你会很害怕,就像我之前换到新的公司上班,我也觉得很害怕呢。”接着又轻抚她的头劝慰道:“可是后来呢,我就不害怕了,你知道是为什么吗?”小人疑惑地问道:“那是为什么呀?”妈妈说道:“我第一天也是害怕,可是后来认识了好多人,交了好多朋友,大家都拍手欢迎我呀,自然就不害怕了。”通过这样的沟通,知道了父母也有同样的经历后,孩子似乎安心了很多,孩子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,重新产生了去新学校的动力。

当孩子遇到挫折,美国父母是怎样做的? 第2张

孩子在挑战的过程中,也会遇到挫折,这时更容易有消极的情绪出现,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将负面情绪转化成正面思考,将他们眼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。

邻居的妈妈把孩子送去学直排轮滑,刚开始她儿子的领悟力不错,进展顺利,摔了没几下之后,就领悟到了平衡踏步的技巧。可是后来他哭着央求妈妈可不可以不要去,一问才知道,教练为了训练他们身体的协调性,把装置调松,让轮子变得更容易转动,因此,常常摔得四脚朝天,所以孩子产生了消极情绪。

妈妈与孩子坐下来,开始了激励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。其实她早就看出小人的内心在想去和不想去中挣扎,透着不确定和不自信。她鼓励儿子将想法写下来,像内心的挣扎是“一定会摔倒”或“大家会笑我”,接着是询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?通过儿子的答案来分析他的情绪,并以此类推,找出问题的所在,帮助他战胜恐惧心理,激发孩子挑战的热情。根据孩子描述的上课情形,她边听边在纸上记录着,列出儿子有可能会或不会的选项,包括注意力,平衡性,身体的协调性,速度感,过弯等其他技巧。会的内容就在旁边打个钩,就像是在做问卷题。

在整个过程中,妈妈专心聆听,同理儿子的感受,让他的负面情绪得以疏导。她试着让孩子了解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存在着很多弹性,摔倒了不见得就是学不会,也许要克服的是技巧或是其他问题。最后发现原来要克服的是不专心,练习时容易分心的毛病。

这位妈妈的柔声细语,改变了孩子的思考模式,并教会他从容面对。其实挑战最难的不是挑战别人,而是如何战胜自己。面对挑战时,不轻言放弃,这不正是我们这些做大人的应该教会孩子的吗?

当孩子遇到挫折,美国父母是怎样做的? 第3张

孩子对于自己能力的认定,对于自己的肯定,无疑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。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学习的机会,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,去学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的能力,对孩子而言才是最重要的。

这里的孩子小小年纪,就学会了自己吃饭穿衣,晚上敢一个人入睡,可以独自参加夏令营,不得不说这和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。

周末女儿和她的好朋友安妮一起玩,到了回家的时候,安妮的妈妈来接她,安妮麻利地背好书包和水壶,结果却发现忘了穿外套。急忙把东西卸下,匆忙之间,水壶和书包的带子缠在了一起。

安妮向妈妈求助。一旁的女儿伸手相助,尝试着把带子拉开,可惜一直不成功。大人一眼就能看出解决的方法,只要把水壶的带子拉松就行了。我禁不住想去帮她,却被安妮的妈妈拦下了。帮把手也不费什么事,为什么安妮妈妈偏偏会选择冷眼旁观呢?

后来我明白了,安妮妈妈是想让女儿自己试试看! 即使要多等一会儿也无妨。就算最后还是解不开,再出手也不迟。结果,几分钟后安妮想出了办法,她把书包的带子从金属环中解开,穿过水壶的带子,这样就松开了。

由此看来,有时大人不马上教孩子,让他们相信自己,反而会培养孩子的挑战精神。只是要达到这个境界,还真是不容易!

观察许多美国父母在接送孩子时,总是很有耐心地等候孩子自己穿衣服,自己拿东西。对他们而言,是再平常不过的事。而我们这样的亚裔父母,内心总是很纠结,每次都会忍不住要多帮孩子一把,觉得唯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地达到目标,只是如此一来,却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挑战精神,丧失了面对挑战的勇气。

遇到挫折,不是强迫孩子马上再去尝试,而是给予安慰和理解;

在他不知所措时,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办,而是协助积极思考,放手让孩子去解决……

——这就是美国父母培养孩子挑战精神的秘密武器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