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样的尿床才属于遗尿症?

本文已影响1.29W人 

一般来讲,小孩5周岁以上,每周2次以上夜间尿床,持续半年以上,就是遗尿症。统计资料显示,5岁左右的发病率在15%左右,随着年龄的增长有10%会自然缓解。但如不及时干预,2%的遗尿症会延至成年。

什么样的尿床才属于遗尿症?

“孩子尿床怕什么,长大了自然会好。”很多家长都这么觉得。其实不然,对于部分孩子来说,尿床是一种病,必须通过药物、行为干预等方式治疗,否则将影响性格、身体发育。而夏季,正是开始行为干预的大好时机。

训练6个月,10岁男孩敢参加夏令营了

12岁的南南身体健康,成绩也不错。但爸爸妈妈心里一直压着两桩心事:孩子这么大了还在尿床,差不多隔一两天就会画一次地图。其次是南南性格非常内向,没有好朋友,在家言语也很少。

没想到,这两桩看起来不相干的事,竟然有联系。半年前,爸妈带着南南到市儿童医院就诊,被诊断为遗尿症。经过近6个月综合训练、药物治疗,他尿床的次数明显较少。南南的性格开朗了许多,还主动要求参加夏令营。他偷偷告诉妈妈,其实就是怕夜晚尿床被同学嘲笑。

栾江威说,门诊中像南南这样,因尿床变孤僻的孩子并不少见。尿床这个难言之隐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塑造,继而对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。

大部分会随年龄自愈 2%延至成年

栾江威说,一般来讲,小孩5周岁以上,每周2次以上夜间尿床,持续半年以上,就是遗尿症。统计资料显示,5岁左右的发病率在15%左右,随着年龄的增长有10%会自然缓解。但如不及时干预,2%的遗尿症会延至成年。

栾江威说,儿童遗尿分为两种情况,一是原发,二是继发,绝大多数儿童尿床属于前者。主要有四大病因:一是遗传因素,如果父母一方儿童期有过尿床,孩子尿床的可能性是50%,如果父母双方儿童时期都曾尿床,孩子尿床的可能性将增加到70%;二是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功能性失调导致睡眠过深,不易唤醒;三是与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有关;四是膀胱容积过小或功能不全、发育不完善。

闹钟+耐性 家长要学会“唤醒训练”

栾江威说,引起原发性遗尿的因素是综合的,治疗对策也包含行为训练、药物治疗和饮食生活管理,除了药物,其余两点都得靠家长“治”。

“唤醒训练”行为训练中的重要内容,能帮孩子建立条件反射,效果稳定,没有副作用。唯一的缺点是,对家长要求很高:持续两三个月,每天半夜定闹钟,定时叫孩子起来尿尿,很多家长坚持不住,半途而废。

栾江威建议,眼下天热,大人小孩半夜起床比较容易,家长不妨抓紧时间帮孩子建立条件反射。需要注意的是,唤醒小儿起来撒尿一定要让其完全清醒,在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净,否则在昏睡中不容易建立条件反射;而且一定要孩子自己尿尿,家长不能把尿。

此外,憋尿训练、排尿中断训练、盆地肌肉训练,这些都能帮孩子不吃药、少吃药,告别尿床。

爱尿床的孩子  晚上7点半之后最好别喝水

栾江威强调,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,也容易导致尿床。她建议,爱尿床的孩子,晚上7点半之后最好不要喝水。

如果做不到,每天睡前两小时,不要让孩子喝饮料或水,并养成睡前把尿排净的习惯。

白天尽量喝够水,通常一天6杯水,每杯200毫升,就能满足孩子的水分需要。晚饭时分,最好避免吃流质或喝很多汤,餐后水果也不宜吃西瓜、桔子、生梨等水分丰富的水果,临睡前不宜喝奶,以减少膀胱的贮尿量。

生活作息要规律。栾江威说,白天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,最好能睡个午觉,以免过于疲劳夜里睡得太沉,有尿时不容易醒来,也不容易被家长唤醒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