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这样做时,孩子将会发生神奇的变化

本文已影响8.16K人 

和心心在小区玩耍时,遇到一位爷爷带着孙子,爷爷很热情地问心心:“你叫什么名字呀?”“心心!”她奶声奶气地回答。说完心心回头,看着小哥哥问:“这个小哥哥,这个……小哥哥他……小哥哥……”说了半天,下半句也没出来。

语言会重塑我们的大脑

和心心在小区玩耍时,遇到一位爷爷带着孙子,爷爷很热情地问心心:“你叫什么名字呀?”“心心!”她奶声奶气地回答。说完心心回头,看着小哥哥问:“这个小哥哥,这个……小哥哥他……小哥哥……”说了半天,下半句也没出来。

于是爷爷接上:“这个小哥哥一点也不听话,淘气!”

“他叫什么名字呢?”好久之后,心心的下半句来了。

这位爷爷的回答几乎是隔代育儿通病的一个代表。老人带娃精力已跟不上,总希望孩子按自己期望的乖巧又顺从,可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可不会就此罢休,他们还是会四处探索,爬高上低,于是老人疲惫之余,习惯性地挂在嘴边的对孩子的定义就是“不乖、不听话”,甚至于“很坏”。

很多老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。我身边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。

一天晚上,我收到朋友的微信,她说:“怎么办?今天我去幼儿园接孩子,老师把我叫住,她说我家孩子写字全班倒数,上课注意力不集中,也不配合老师。回家后,我找孩子聊天,他竟然很坦白地告诉我他也认为自己就是个坏孩子,他才6岁啊,怎么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了?”

收到这条微信,我很难过,但一点也不奇怪,因为我太了解这个孩子的日常。

我和心心常去朋友家玩,她在外地工作,孩子外婆带得多。就我观察到的情况,孩子在家中调皮打翻了东西,外婆会很烦躁地骂骂咧咧:“你这孩子真烦”;在院子里和小妹妹抢玩具,外公会生气地拎着他回家,并和小妹妹的父母解释:“这孩子就这样,从来不知道谦让”;和小伙伴玩耍受了委屈,他回到家大发脾气,也没有人关心他到底怎么了,反而一阵责骂,大家都指向他,是他不乖,是他脾气暴躁。

我常常很心疼他。这幼小的心灵该多么孤独,没有人理解他,身边最亲近的人都这么评价他。他一定会怀疑自己也许是真的很糟糕吧。

或许是缺乏爱,想吸引大人的关注,或许是无意中想让自己行为符合大人对他“坏”的预期,反正他就这么在“熊孩子”的路上渐行渐远了。

那天晚上,我又认真给朋友分析了这个问题,她开始重视起来,并试图与家人积极沟通。还好,一切还不算太晚。

当你这样做时,孩子将会发生神奇的变化

虽说老人爱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是通病,但其实我们这些年轻的妈妈并没有好到哪里去。下面要说的,就是我自己在科学育儿大旗的掩饰下,对孩子曾贴过的标签。

那时心心快2岁,她开始有自己的小想法,不再是昔日那个“任我摆布”、只管满足吃喝拉撒的小婴儿了,育儿的挑战随之升级,加上我对2-4岁叛逆期的了解,整个气氛都紧张起来。

我翻看很多关于叛逆期的书籍和文章,准备把自己武装城一个战士迎接战斗。她的一丁点儿风吹草动、不配合的行为就会立马触及我脆弱的神经,然后把其归类于“叛逆期”的举动中。那时候,我常跟新妈妈们说:“刚会走路那会儿都不算什么,现在才是真正麻烦的时候。”同时,我还与另一个孩子同处“叛逆期”的妈妈时常交流孩子的各种叛逆行为,互相鼓气。

可就是那段时间,我的脾气变得有史以来最没有耐心。当我不再耐心地对待她,她的行为又进一步不合作,如此恶性循环,进入了“自证预言”的心理模式,即当我们不自觉的按照已知的预言(她越来越难带了,我很难去搞定她)行事,最终预言就会发生。

直到我的一位朋友点醒了我,他说,这不应该叫“叛逆期”,或许叫“自我意识觉醒期”更为合适。

是啊,我仔细思考,当我们定义孩子“叛逆”,无意中就将责任全推托在孩子的“错误”上。如何能沉下心来欣赏孩子的成长,又如何能向内反思自己怎样才能跟上孩子的步伐呢?

所以不要随意的定义孩子,语言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会重塑我们的大脑,当我们习惯了这么说,我们就会坚信这就是事实。当我们坚信它是事实,又会不自觉进入“自证预言”模式,让它真的变成现实。

既然是这个道理,那我们该做的或许是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。比如说,我们可以养成一个习惯,每天留出一些时间记录孩子当日体贴、可爱、懂事的瞬间。当我们记录下来,或与别人分享时,也就正向重塑了自己的大脑。慢慢地,我们会更多发现孩子的好,欣赏他的生命活力,亲子关系也会随之改善。更神奇的是,我们会发现孩子真的就表现得越来越好!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