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孩子一次完整哭泣的机会

本文已影响1.22W人 

首先,让我们来考虑两个问题。第一个问题:当您的孩子哭泣时,您会怎么做?陪着TA。抱抱TA。拉着TA的手。抚摸TA的背。…第二个问题:孩子想吃冰淇淋,但是因为已经很晚了,商店已经关门,买不到冰淇淋了,孩子伤心地哭起来。这时,您会怎么做?

首先,让我们来考虑两个问题。第一个问题:当您的孩子哭泣时,您会怎么做?陪着TA。抱抱TA。拉着TA的手。抚摸TA的背。…第二个问题:孩子想吃冰淇淋,但是因为已经很晚了,商店已经关门,买不到冰淇淋了,孩子伤心地哭起来。这时,您会怎么做?

跟孩子讲为什么买不到冰淇淋的道理。

耐心地告诉孩子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。

去其他商店买。

以上的这两个问题是一位国内的教育专家在一次讲座上做的小实验。他将家长分成两组,A组拿到的是问题一,B组拿到的是问题二。两组父母分别给出的答案就是上面呈现的状况。

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当不面对具体事情时,父母们都能想到许多非常好的安慰情绪的方法。然而,一旦面对具体事情,大部分人的关注点就聚焦在了事情本身上。

我们在现实生活中,心情总是基于事情而产生。所以我们常常会进入这样一个误区:

把“心情”与“事情”混为一谈,试图通过处理“事情”来安抚“心情”。

当然,冰淇淋是件小事,如果能办到,我们当然可以再想办法给孩子买一根,这样也算是安抚了孩子。但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。比如孩子因为不想上幼儿园,或者不愿意妈妈去上班而哭闹,我们也不可能真的选择不上幼儿园或者不上班。况且,在成长的长期状态里,我们也绝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,一次又一次跳出来帮TA解决问题。只有孩子自己具备了调节情绪和应对环境的能力,才有利于未来的发展。因此,通过解决事情来安慰心情的方法,并不适合作为安慰情绪的首选方法。

一种关于养育目的的观点:“养育的目的,不是打造适应孩子的环境,而是培养适应环境的孩子。”如果我们都同意这个长远的养育目的,那么我们在安慰孩子情绪的时候,我们安慰的目的就不是让每件事情都顺心如意,而是要让我们的心情去适应事情。

现在,让我们回到主题——当孩子哭泣时,我们应该怎么做?而我们的建议是:暂时先什么也不做。

当然,就个人感受而言,这是最难的了。“止住孩子的眼泪”,这绝对是一种父母的本能。只要能让孩子停止哭泣,父母大概会愿意做任何事情。这其中,还有一种隐藏的心态是:当我们感觉自己“真的什么也做不了”时,为了掩盖无力感,我们会焦虑,会恼怒,甚至会指责孩子:“哭!有什么好哭的!”

“什么也不做”的意思是先控制住这种本能,以及自己因为这种本能而产生的情绪。(我通常会用力咽下已经到嗓子眼的那一句安慰或者说理,深呼吸一次,然后展开双臂说:“来,让妈妈看看/抱抱。”)那么,我们会看到,前面的第一个问题的各种答案都是用在这种场景。通常情况下,拥抱、抚摸、亲吻、拉拉手、拍拍背这些身体语言比语言更加有效。如果说这时一定要说点什么,就尽量简单,比如:“哦,是吗。”“真的呀。”“我知道…”与此同时,让孩子尽情哭泣。

关于“哭泣”,以及“陪伴孩子哭泣”的重要意义,惠芙乐在《倾听孩子》一书中有非常详细地解释。这里摘录一段:

“哭泣是愈合感情创伤的必要过程。孩子哭是为了排除所受的伤害。有你在他身边,他会感到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支持和关心。他会认为,正当一切都乱做一团时,是你来到他的身边,与他共度难关。一旦通过哭泣排除了烦恼,他就又可以精神焕发地面对生活。所以,倾听哭泣的孩子,能使他得益于所面对的困境,并从所受的伤害中得以恢复。”

道理并不难理解,方法说起来也简单。但是,我始终认为,“陪伴孩子哭泣”是一件很难面对的事情。女儿两岁的时候,分离焦虑表现得非常明显,每天早上在我准备出门上班的时候,她都会大哭,并用身体挡在门口。有时候即便是姥姥抱着,女儿的手也会使劲抓住我不放开。那段时间,每天如此。以至于孩子的姥姥姥爷经常埋怨我:“你就不能偷偷地走?她看不着也就不哭了。”但是我依然坚持每天离开家时和女儿说:“拜拜。”

然而,终于有一天,上班前又上演了痛苦的一幕。一开始,我在心里默念“家长要做孩子的调节器”而保持镇定,然后抱着她拍着她的后背唱首歌,读个故事,于是女儿的情绪很快恢复了。但是当我起身要走时,女儿又开始大哭,重演刚刚的一幕。

给孩子一次完整哭泣的机会

到最后,我还是逃跑了,换了姥姥陪她。而在逃跑前,极大地焦虑让我开始思考“要不还是辞职回家再陪她一年吧”这种不合实际的想法。

现在回头想,虽然我对女儿的反应早有心理准备,也事先准备了相对合理的方式来应对她的这种情况。但是,当我真正处于那种情境下时,整个人的状态依然是焦虑的。一方面我会不停反思“我这样做没有不妥当的地方吧?”另一方面我不能接受把她哭着留给家里人,下意识地给自己一个目标:在出门之前哄好她。

所有的孩子好像都有探知大人内心企图的魔力。就像晚上哄睡,每当我试图赶紧把她哄着睡下,好在睡前做些自己的事情,她就会迟迟不睡。当我的陪伴和安慰“目的不纯”时,孩子也就很难真正地放松下来,完全地倾倒情绪。说到底,安慰情绪的核心,还是那两个我们自认为已经烂熟于胸的关键词:接纳与倾听。

思考最后一个问题:既然安慰情绪不是以止住眼泪为目的,那么,我们如何判断安慰是否有效呢?

还是回到我们养育的最初目的:我们希望培养心理健康,适应力强的孩子。那么就要让孩子学会以适当的方式释放而不是压抑情绪。而哭泣,就是人类最自然的释放情绪的方式。

恐怕很难给“安慰情绪”的效果做一个量化的标准,但是,我们大多数人是不是都有过痛快地哭一场,然后如释重负的体验?那么,孩子也会有这样的感受。还是用《倾听孩子》中的一段描述来表达:

“孩子在成人的帮助下,痛快地哭过之后感到轻松、被爱、满怀希望。他们会通过某些看似微小而意义重大的行为,让我们了解他们的变化。孩子在对你大哭大闹之后,孩子可能会轻柔地帮你整理头发,勇敢地去和他以前害怕的孩子一起玩耍,自编几首快活的小曲,或把他之前延误的数学作业做完。”

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:每个孩子都有权拥有一次完整的哭泣。

所以,孩子,你可以哭,有我和你在一起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