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理孩子的糟糕情绪,你是高手吗?

本文已影响1.25W人 

情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。什么是情商?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·戈尔曼将情商(简称EQ)定义为“拥有认知我们自己的感受以及他人感受的能力,从而促进自己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感,并且维系与他人的良好关系”。情商高的孩子往往能够控制情绪,而不是为情绪所控制,能很好地处理各种事情,并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。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是很多中国家长追求的目标,但是在家庭生活中,由于缺乏正确的观念和方法,处理孩子情绪问题时容易出现简单粗暴的情况,以至于孩子成长中遭遇诸多问题,如任性、抗挫折能力差、人际交往能力差等。接下来,我们就探讨一下目前家庭教育中情商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。

孩子情商培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

4岁的军军最近特别喜欢去附近新开的玩具店,在那里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展台上的小火车。可那天刚去玩具店,什么都还没有玩呢,他突然就不高兴起来,暴怒得脸都红了,大声囔囔,想说什么又说不明白。妈妈试图带他回家,他不走,想用玩具转移他注意力,也没有效果,一直哭闹。

家长们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肯定也经常出现这种束手无策的时候,宝宝不知道为什么就开始哭闹,劝说哄骗都不管用,你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?

对于爱子心切的父母来说,往往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体会到持续的快乐、开心等正面的情绪,不希望孩子经历愤怒、嫉妒、沮丧、失望、悲伤、焦虑、不耐烦等负面情绪。中国的家庭,在对待孩子的情绪时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:

处理孩子的糟糕情绪,你是高手吗?

1.对负面情绪的不接纳

比方说,孩子要哭的时候,有的家长会说:哭什么哭?再哭就不是男子汉了! 有的家长会说:别哭别哭,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买。无论是哪种情况,都是想要孩子的负面情绪尽快过去,有些父母甚至还会给这些负面情绪贴上道德的标签,如果两个小朋友因为争抢玩具发生打闹,我们总喜欢给孩子贴上“自私”的标签,而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因为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夺而产生的愤怒情绪,借由身体语言进行表达的行为表现。

针对以上案例,大多数家长都会想尽办法让孩子终止哭闹,没耐心的家长可能直接上手把孩子拎走了。

其实,情绪是没有道德意义上的对错的。只要我们是正常的人,就不可能避免遇到这些负面情绪。如果孩子无法了解这些感受,他就不能学会认知自己的这些情绪,当别人经历这些情绪的时候,他也无法去理解,更谈不上管理好自己的这些情绪。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,孩子只会发泄自己的这些情绪,不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也不懂得安慰别人的情绪,形成同理心。

2.父母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方式存在问题

父母不是先接纳和安抚孩子情绪,却更多地用语言说理对待情绪中的孩子。

成人惯用左脑解决问题和进行语言表达,而孩子更多的是用右脑生活,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,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完成右脑的“看”和“认识事物”的任务,却无法完成左脑的用“语言表达感受”的任务。所以,他们越生气,左脑反而关闭,只能原始地用本能表达:哭泣、踢打、尖叫等。由此产生的结果是,父母尽管努力地用坦诚的态度对待他,也无济于事。因为他根本听不到父母在说什么。只有让这般大的孩子知道父母能明白他要干什么,才能够得到他的信任。而要想做到这样,父母就应该把孩子语言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。这是很考验妈妈能力的一个技巧:从声音、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都必须跟孩子当时情绪的激烈程度相匹配。当孩子意识到父母能理解他的感受,那么眼泪和尖叫就会在几秒钟内停止。

还有一些家长,在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,直接采用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。经常冲着孩子吼“再哭就不要你了!”“不乖就把你赶出门!”之类的严惩、恐吓和威胁的话语,不但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,久而久之还会让养成孩子更严重的破坏行为和攻击行为。

那么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?

培养孩子情商的正确方法

1.引导孩子学会感受和识别自己的情绪

当孩子的情绪波动暂停以后,父母就要让孩子察觉自己的情绪,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。这就需要父母成为一个积极的倾听者,认可孩子的情绪,帮助孩子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,找到一些恰当的与情绪对应的词语,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利于让孩子更清楚地识别自己的情绪。

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教孩子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:

(1)帮助孩子积累表达感受的词语。比如,当孩子被别人欺负时,可以对孩子说“你现在很伤心吧!”;当孩子被误解时,可以对孩子说“你是不是很委屈啊”等等。

(2)告诉孩子一些关于感受的身体反应。比如,当人们害羞时,脸会变红;当人们愤怒时,会咬牙切齿;当人们高兴时,会手舞足蹈等等。

(3)利用可视化材料来帮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。通过绘本、视频、照片或图片等可视化材料,声情并茂地告诉孩子别人经历的不同感受。

(4)教孩子通过观察别人的面部表情或身体语言来识别他人的感受。

处理孩子的糟糕情绪,你是高手吗? 第2张

2.让孩子体验父母如何管理情绪

言传身教是训练孩子管理情绪的一个重要方式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要经常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去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,提升孩子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,在真实的场景中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。

有调查研究显示,家长的性格与脾气,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。爸爸妈妈性格温和,孩子性情自然也就平和;如果性格暴躁,孩子遇事也难免心浮气躁。所以,控制情绪是家长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。受益的将不只是我们自己,还有我们的孩子。所以,家长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控制不住情绪,也不要以不妥当的情绪示范,来教导孩子如何表达感情。比如,如果一个妈妈遇到问题和不快,在家摔东西、暴怒、哭泣……这些不理智的行为,很容易被孩子学去。

当家长觉察到自己要发火时,深呼吸、离开现场,寻找解决办法,不要迁怒于孩子。偶尔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从错误中学习的往事,不仅可以增加孩子情绪控制的经验,也有助于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。

3.接受孩子的消极情绪,让孩子学会暂停自己的情绪

对于孩子的消极情绪,我们不要去否认、压制、贬低、怀疑,消极情绪对孩子是有益的,是他认识自己、提高情商、学习成长的一个好机会。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,不要说“这有什么可怕的”、“你不应该感到失望”、“你没有理由生气”等等,而是要帮助孩子去接受、识别和控制。

教给各位家长一个让孩子消极情绪暂停的方式是:让孩子给自己设置一句话,当情绪非常激动的时候,就下意识地说:“我很生气了!”听到这句话,别人就会明白她快要控制不住了。这句话也是在告诉别人需要赶快离开现场了。让孩子感受、识别自己的情绪,同时自己锻炼着平复下来。他每自己平复一次,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。

4.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——多习得正面情绪

美好的事物总是和积极的情绪体验相关,我们应该引导幼儿刻意地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,给自己的情绪增加积极元素。

品味美好,有很多方法。比如,随时给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种细节。生活中的幸福点滴很容易被忽视略过,我们指给孩子看,就是在延长这些瞬间、扩大这些细节。每天放学时,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夕阳的颜色;下雨时,可以跟孩子一起感受雨滴;用拍照、录像、写日记的方式记录美好的事情,经常跟孩子一起看,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